地处武陵山区腹地、乌江之畔的沿河土家族自治县,作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,近年来创新构建“责任联动、政策联动、工作联动、成效联动”机制,走出了一条具有山区特色的乡村振兴新路子。 责任联动:三级体系筑牢防贫“防护墙” “多亏了包保干部帮忙联系技术指导,我家养殖场规模扩大了一倍!”沙子街道米溪村监测户席波看着新扩建的猪舍很是感慨。这得益于沿河县建立的“三级三包”责任体系。 沿河县委书记、县长带头包保23个乡镇(街道),26名县级干部下沉一线,形成了“双包保+双督导”机制和“县乡村户”四级责任链。目...
地处武陵山区腹地、乌江之畔的沿河土家族自治县,作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,近年来创新构建“责任联动、政策联动、工作联动、成效联动”机制,走出了一条具有山区特色的乡村振兴新路子。
责任联动:三级体系筑牢防贫“防护墙”
“多亏了包保干部帮忙联系技术指导,我家养殖场规模扩大了一倍!”沙子街道米溪村监测户席波看着新扩建的猪舍很是感慨。这得益于沿河县建立的“三级三包”责任体系。
沿河县委书记、县长带头包保23个乡镇(街道),26名县级干部下沉一线,形成了“双包保+双督导”机制和“县乡村户”四级责任链。目前,110家单位包保446个村,1176名驻村干部全脱产驻村,织就了严密的帮扶网。
“我们创新了‘1+10+N’指挥体系,去年来,共解决产业项目落地等关键问题89个,为全县防止返贫筑牢了‘防护墙’。”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、局长崔剑如是介绍。
政策联动:连环举措打出保障“组合拳”
在晓景乡高寨村卫生室,村医任超正通过远程系统与沿河人民医院专家会诊。“现在小病不出村,大病有保障。”村民任永宪说。沿河建立的“8000元—14817元”医疗费用预警线,让群众就医更安心。
沿河打出“3+1+X”政策组合拳。在教育方面,创新“电子学籍+送教上门”模式;在医疗方面,建立医疗费用预警线,家庭医生签约率、大病救治率均达100%;在住房方面,实施住房安全“三色预警”管理;在饮水方面,实施智慧水务工程,全力提升自来水普及率;在特色产业方面,发展“一主两辅”产业,培育新型经营主体,带动农户增收;在就业帮扶方面,创新“零工驿站+劳务协作站”模式,开发公益性岗位,实施跨省务工补贴惠民政策。